8年前,亳州涡阳人陈亮(化名)的母亲因病走失,音讯全无,家人四处寻找却没有着落。这8年,她的名字家人不敢提起,但谁都没有忘记,家人们一直等着她回来。近日,一个报警电话让8年的寻找和等待有了转机。宿州泗县一居民看到有一名老人捡垃圾吃随后报警。老人神情恍惚,吐字不清,最终经过泗县和涡阳两地警方的努力,确认这名老人正是陈亮的母亲。
老人八年前走失
母亲离家时,陈亮还在外地读大学。8年过去,如今他已成家立业。在陈亮心里,母亲话不多,勤劳朴实。她不善于表达自己,但会把最真挚的爱给孩子,比如有什么好吃的,自己总是不舍得吃,留给孩子们吃。
“她是一位慈母,对我们很好。”陈亮说,母亲身患疾病,神志不是特别清醒。她离家时,没有任何征兆,走后便音讯全无。“我们发动所有亲戚朋友找了好多地方。”陈亮告诉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客户端记者,周边县城和以自己家为中心方圆100公里的村庄,他们都走遍了,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母亲。
起初他们每天在外寻找,后来只要听到有人提起在哪个地方见过和母亲模样相似的人,家人们也想尽办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但是一次次寻找,一次次受挫,始终没有找到。
陈亮说,母亲所有的衣服、物品都保持原样,一件都没有丢。父亲年纪大了,身体不好,不能受刺激,他们也不敢在他面前提起母亲的名字。
这8年,陈亮一家过得很压抑,母亲的名字谁也不敢提起,但谁都没有忘记。陈亮说,逢年过节他们也不愿意去串门,因为一家人没有团圆,感觉不到幸福的滋味。
路人发现后报警
今年6月20日,一个报警电话让陈亮一家8年的寻找和等待有了转机。“当时有居民报警,看到有一个老人捡垃圾吃,问她话她也不回答,所以就报警求助。”宿州泗县山头派出所民警许勇告诉记者,民警抵达现场后,看到老人饿了,有好心老百姓给老人送吃的,这一幕很令人感动。
“我们问她叫啥名字,哪里人?她吐字不清,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,问不出什么头绪,就先把老人带回了所里。”许勇说,民警将老人安顿好后,进一步向她了解情况。
“她三个字讲不清,只能讲两个字。通过慢慢了解,我们大概了解到,她姓董,丈夫姓张,是阜阳、亳州一带的人。”许勇说,老人渐渐又提到了女儿的名字,但不完整。
许勇说,他们拍摄了老人照片,原本想通过公安系统内部照片进行比对寻找,但是发现老人没有二代身份证,查不到照片,调查一度陷入困境。
“什么地方,姓董和姓张的居住在一起?”围绕这个思路,再加上老人女儿名字的后两个字,泗县山头派出所与涡阳县丹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,因为丹城派出所辖区一个村庄,居住着董姓和张姓村民。
一家人终于团聚
“丹城派出所联系了这个村的村书记,听到民警描述老人的模样以及女儿的名字,村书记说,应该是他舅妈,因为8年前他舅妈就走失了,大家都以为她已经遭遇不测了。”许勇告诉记者,随后村书记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。
“我听泗县民警描述后,当时就感觉在心里悬了8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”陈亮非常激动,他预感泗县山头派出所里的老人正是母亲。
陈亮和父亲以及一位亲戚连夜开车从涡阳抵达泗县山头派出所。“我们到派出所大概凌晨一点多钟,我第一个下车冲到最前面。”陈亮说,他一眼认出了院子里的老人就是母亲,眼泪夺眶而出。
“她比以前瘦了很多,头发全白了。她也认出我来了,跟民警说,这是我儿子。”回忆当时情景,陈亮百感交集,母亲拉着他和父亲的手也流下眼泪,说:“我想回家。”
陈亮说,母亲精神状态不是很好,但是通过交流知道这些年她一直在外面流浪。她很想回家,但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。等他们把母亲接到家,母亲说了一句:“这就是我的家,终于找到了。”
母亲回来了,一家人终于团圆。陈亮带母亲去医院体检,除了精神状况,身体没有其他疾病。“亲戚朋友们都过来看她,我们也给她做了很多好吃的。这些天家里人全天候陪着她,怕她再走丢了。”陈亮说,他非常感激泗县和涡阳两地民警帮忙,让他们一家团聚。
|